找到相关内容395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佛教徒为什么要持戒?持戒是不是执著(著相)?

    一条也不破),其意义和《清净道论》“戒随念”的内容相同。所以依照南传佛教的传统说法,证得初果的圣人应该不会故意犯戒才对。 5.在戒经序有一段:“如果比丘被询问到三次...;佛弟子不为福报生人天等,亦不怖畏堕地狱等而勤持戒,但乐善法,故名清净。”优婆塞受持五戒;比丘持守两百二十七戒,必须名符其实,奉行自己的义务,才是真佛子。否则,宁愿舍戒也不要违犯世尊所制定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2677674.html
  • 斯里兰卡佛教的历史及教派演化

    记录下来。现存的斯里兰卡上座部典籍由律、经、论三藏及三藏注疏和藏外典籍组成。5世纪上半叶,印度比丘觉音到斯里兰卡,将上座部佛教三藏的僧伽罗文注释改写成巴利文并详加疏解,又写了《清净道论》,论述大寺派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19205590022.html
  • 安般念简介

    定力的基本方法。  根据《清净道论》(Visuddhimagga),培育定力的法门有四十种之多。一般最常建议初学者采用的是安般念(anapanasati)──即保持正念觉知鼻孔出口处的呼吸气息,藉此以...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。」  《清净道论》则说:  「在一切诸佛、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法门中,安般念是最主要的。」  引述这些话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对这个法门具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5549296.html
  • 西方僧伽所面临的问题

    为比丘僧或比丘尼僧,而通常不包括所有的四众弟子。  觉音在他所著的清净道论中,注解“应供”一词时,曾说:“供品”指四种东西――僧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。而它们专指供养出家的僧尼,并不包括在家男女众。这里显示声闻僧限定出家的僧团。而且,当清净道论进一步描述在僧团的功德中修习禅定的价值时,曾提及禅坐者的身体充满著僧团的功德,正如布萨堂(uposatha-house)聚集了众僧伽,值得尊敬礼拜。布萨堂是...

    罗睺法师 著 林武瑞 蔡心淑 合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3353119.html
  • 汤用彤先生谈印度佛教哲学

    。一切有部承认四种元素或原子,地,水,火,风,可是把它说成是坚、湿、暖、动。为了说明这一点,我们再分析一下上座部的色蕴(《清净道论》14章)。它的色蕴分两大部分:  (甲)大种地、水、火、风4个  (...。  《清净道论》本身没解释为什么没有触,我们的分析是如此。  这证明释迦牟尼死后二三百年,上座部已把地、水、火、风说成是触。  其次的证明是一切有部的《杂心论》,它没把地、水、火、风放在“色蕴”中。...

    汤用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4059565.html
  • 从阿罗汉不堪忍病苦谈──得现法乐住的身心状态

      注释   注一:大正2,P.346-348;P.642。   注二:大正2,P.172c。   注三:觉音造,叶均译,《清净道论》(中),P.221。   注四:大正1, P.789c。   注..., P.152。   注十二:依《长阿含经》卷 4、卷 8,大正1,P.23c、P.50c;《舍利弗   阿毗昙论》〈禅定品〉,大正 28,P.621c; 及《清净道论》(   上),P.217-...

    释见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2068635.html
  • 大藏禅要心得感言

    波罗密》、《清净道论》、《解脱道论》、《成实论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等等,其中与禅定有关的几品,抽取出来做更进一步的架构分析、比对。以下提出五点作为说明:  1.定体:  《俱舍论》:三摩地、善心一境性。  《阿含经》:善心得。  《释禅波罗蜜》:三摩提数-“系缘止”、定法持心“制心止”、色心本空-“体真止”  《清净道论》:善心一境性。  《解脱道论》:清净心、正真住不乱。  《成实论》:与心不异-体...

    释常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3369667.html
  • 阿赖耶识探源

    清净道论》,第十六章提到阿赖耶之名:“或以阿赖耶、喜阿赖耶、破阿赖耶、破阿赖耶之方便, 而说为四。”(叶均汉译本第464页)叶均于第一个阿赖耶之后加注“执著&...清净道论》的作者佛音,所处的时代是公元五世纪,与无著同时或稍后,《清净道论》与无著的《摄大乘论》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基本一致。   对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缘仔细分析,已有阿赖耶识的萌芽。十二因缘,又称为十二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473510.html
  • 道智与果等至

    名法,或第三禅名法,或第四禅名法,禅修者可以准确地检查出来。  当他开始练习进入果等至时,他应该做甚么?这述于《清净道论》第二册第三四三页﹙缅甸版﹚:Phalasamapattikena hi ...samapatti)。在灭等至中,诸名法完全灭。什么样的人能够进入灭等至呢?只有具八等至(四色禅那及四无色禅那)的阿那含及阿罗汉能够进入灭等至。为什么他们进入灭等至呢?《清净道论》第二册第三四七页这样解释: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5673627.html
  • 帕奥禅师讲解安般念

    大家介绍修行止禅以培育定力的基本方法。  根据《清净道论》(Visuddhimagga),培育定力的法门有四十种之多。一般最常建议初学者采用的是安般念(anapanasati)──即保持正念觉知鼻孔出口...的安乐住处,能在邪恶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。”  《清净道论》则说:  “在一切诸佛、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法门中,安般念是最主要的。”  引述这些话的用意是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4273702.html